您的位置:首页 > 走进盐亭 > 史志天地

诗风竹韵寄乡愁(二)

——文同及其故里随记

发布时间:2021-09-13 09:45 信息来源:县党史研究室 阅读人次:
分享到:
【 字体:  

诗风竹韵寄乡愁(二)

——文同及其故里随记

刘泰焰 刘永文


三、画竹的大师

文同画竹,苏轼为道其由说:“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这说明文同不满足于以诗文颂扬师友之竹,即一变书画的笔墨技巧专工画竹。他有画竹激情,但实践使他认识到激情的迸发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若还象前人那样用勾勒之法“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于是他大胆创新,运用书写之法画竹。可以想见,画竹的布局运用书写的章法;散枝挑节写叶运用书写的笔法;而更重要的是墨法的运用与探索,创造了画竹叶“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逐步完善成不施勾勒,一笔写成之所谓“莫骨”画竹之法。使其作品具有明暗透视之功,产生枝伸叶立,如出绢纸的良好效果。这些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值一谈的绘事,但在九百多年前的宋代,特别是我国写生画对于光线的运用如此之早,文同的这一创举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苏轼赞曰:“穷猿投壁,惊雀入牖”;黄庭坚赞曰:“疑风可动,不笋而成。”一时名声大噪,学画者,求画者纷至沓来。苏洵求文同墨竹诗云:“羡君笔端有新意,倏忽万状成一挥。我当枕簟卧其下,暮续膏火朝忘炊。”但是,文同一生清高自许,乐道安贫,他的作品是不肯轻意给人的。对那些为装门面而附庸风雅的士大夫他更嗤之以鼻,把他们持去请画的绢帛“投诸地而骂曰:‘吾当以为袜’”。而当时朝中有一小官张潜“迂疏修谨”,他却主动赠送象征“屈而不挠”的《纡竹图》,鼓励张潜自强不息。真“诗如其人”,“画如其人”者。这样,文同不是赫赫显官,却受到正直文人们的尊重。

封建时代不得志的文人,有愤世嫉俗的通病,凡欲超尘脱垢,不满足以诗文发泄愤闷、表白其高风亮节者,没有用手中惯使的笔墨纵情挥洒,甚至信手涂抹墨竹更舒心畅意,更便当快速的了。所以,文同墨竹一出,时人仿效蜂起,很快便形成一个流派,人称“文湖州竹派”。元人李息斋评文同画竹如“杲日升堂,爝火俱息;黄钟一振,瓦釜失声”。因而自宋开始就是“人知爱湖州之画,而不知爱其文”,其诗文名反为书画名所掩。在此,我们似乎可以说宋代文人画的主题是墨竹,而北宋兴起之文人画的开启者是文同,不是通常所说的苏轼。以苏轼文坛之盛名掩文同画坛之盛名,显然是不允当的。

四、“胸有成竹”辨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说:“文同跟苏轼是表亲,又是好朋友,所以批评家常把文同作为苏轼的附庸。其实他比苏轼大十八岁,中进士就早八年”。文同入第并任邛州军事判官时,苏轼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二人诗风迥异,就画而论,则苏轼师承文同。苏轼在文同死后作的《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中,记文同教自己画竹有一句名言是“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后来,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为学文同画竹的杨克一题画诗曰:“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就是“成竹在胸”或作“胸有成竹”成语的缘起。因此,今天有人讲“胸有成竹”便把晁补之也说成是文同的好友,这话失实。晁补之是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县)人,他十七岁入京考中进士那年,恰是文同於正月去世的元丰二年。按晁、文并无交往,就连晁藏文同画竹一幅,也是为别人作墓志,人家回赠的(见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诗句),好友何来?实际上,“成竹在胸”、“胸有成竹”并非出自苏文和晁诗。而是文同经过长期画竹实践,根据写意墨竹画要求眼疾手快,必须做到预先构思精当的特点,总结经验,提出的画竹理论。文同注重写实,擅画成林竹,强调构思,尤为重要。文同提出“胸有成竹”,苏氏兄弟加以引申,黄庭坚予以补充,就开始在我国绘画史上形成一套画竹理论,指导画竹实践。若无文同画竹之创见,苏文何记,晁诗何题?联系到文同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应该申明:滋育文同的盐亭竹乡才是真正产生“胸有成竹”的地方。所以民国初年盐亭县长刘子才在县城南门外渡船嘴永乐山峭壁上书刻“胸有成竹”四个大字,是很有见地的。

苏氏兄弟及苏门弟子对文同诗画推崇备至。文同死后,苏轼曾为人题画称:“东坡虽是湖州派,竹石风流各一时”,颇为自得。但古今评者认为苏轼的墨竹画是不如文同的。不过,苏轼对于文同一生的人品及其诗书画艺术成就却有全面、精辟的论述,具有“点化”之功。尤其论及文同书画的大量篇章,已成为我国美术史的珍贵资料。尽管后世画家继承发展了文同墨竹画的技法,其中最著者,恐怕要算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他十分推崇“先贤”文同,还提出了“胸无成竹”的画论,但他认为胸中“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无非“有”强调构思,“无”强调临场发挥而已。

文同墨迹今已鲜见。书法仅见于《三希堂帖》中王献之《送梨帖》与范仲淹《道服赞》之跋语。近年来绵阳富乐堂池边山石上发现文同行书题刻37字,异常珍贵。而墨竹真迹公认的仅三四件而已。上海博物馆一幅为文同墨竹,苏轼枯木竹石合卷。台湾故宫博物院两幅,《墨竹》图轴和纸本墨竹单页。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幅《文同倒垂竹》大立轴,有人考证也应是文同真迹。据该馆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说,公认为文同墨竹真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画系用文同故乡特产之鹅溪绢所画者。按文同墨竹刻石国内尚有几处。特别是四川仁寿县黑龙潭水库边石壁上,泼水才现之“怪石墨竹”,传为文同任当地州官时之手迹,至南宋乾道五年(1169)摹制而成。经盐亭籍记者许联炳同志在1985年9月7日《四川日报》“巴蜀之谜”栏报道,被称为“中华一绝”,颇为海内外人士瞩目。1982年自台湾旅美而返归大陆的盐亭籍爱国诗人胥端甫先生,带回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文同墨竹真迹影印本,使乡人一饱眼福,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