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文件

盐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健康盐亭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

盐府办发〔2019〕73号

发布时间:2019-11-08 09:32 信息来源:盐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阅读人次:
分享到:
【 字体:  

经开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级各部门:

《“健康盐亭2030”规划纲要》已经县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盐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116                 

“健康盐亭2030”规划纲要

 

第一章 总体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战略目标

第三节 主要策略

第二章 推进全民预防保健

第一节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第二节 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第三节 强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第四节 加强重点疾病防控

第五节 提高妇幼健康与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第三章 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一节 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第二节 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第三节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四节 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

第四章 发展康复及健康养老服务

第一节 健全康复和医养结合体系

第二节 促进健康老龄化

第三节 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第五章 完善全民健康保障

第一节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第二节 完善医保管理服务体系

第三节 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第四节 提高贫困和低收入人群健康保障水平

第五节 提高民族地区健康保障水平

第六节 健全药械供应保障体系

第六章 普及健康生活

第一节 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节 推进全民营养计划

第三节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第四节 强化控烟限酒

第五节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

第七章 建设健康环境

第一节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节 营造健康的公共安全环境

第三节 治理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

第四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第八章 发展健康产业

第一节 完善多元办医格局

第二节 加快药品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第三节 推进绿色食品、品牌餐饮产业发展

第四节 促进“互联网+健康医疗”产业发展

第五节 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

第六节 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

第九章 推进健康人力资源建设与科技创新

第一节 强化健康人力资源建设

第二节 推动健康科技创新

第三节 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与实践

第十章 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领导

第二节 完善健康政策

第三节 加强健康法治建设

第四节 加强行风建设

第五节 加快健康信息化建设

第六节 完善健康筹资机制

第七节 加强交流合作

第八节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九节 实施监测评价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健康长寿,是人类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

盐亭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民健康,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健康投入大幅增加,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全民体质不断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全县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6.6岁,孕产妇、婴儿及 5 岁以下 儿 童 死 亡 率 由 17.89/10 万 、 6.67 ‰ 、 9.45 ‰ 分 别 下 降 到15.52/10 万、5.77‰、7.97‰。与此同时,我县健康领域仍存在一些问题。人口老龄化、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对维护和促进健康形成挑战。新发传染病和传统传染病并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交通安全、危化品安全以及职员健康保护不足,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和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健康素养有待提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仍需进一步增强。

党中央把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到2030年是推进健康盐亭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我县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将为维护人民健康奠定坚实物质基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健康事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消费结构升级将为发展健康服务创造广阔空间,科技创新将为健康服务升级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不断完善的各方面制度将为健康领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保障。

为推进健康盐亭建设,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水平,按照《“健康四川2030”规划纲要》及《“健康绵阳2030”规划纲要》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本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盐亭建设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总体战略

第一节 指导思想

推进健康盐亭建设,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通过倡导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谱写中国梦盐亭篇章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主要坚持以下原则:

——健康优先。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健康融入经济社会全局,立足市情,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公平公正。把握医疗卫生公平性、可及性规律,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推动健康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城乡、地区、人群间基本健康服务差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促进社会公平。

——改革创新。以人民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医疗卫生、体育健身等健康服务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构建全民健康服务新模式。

——共建共享。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部门密切配合,有效管理,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强大合力。

第二节 战略目标

推进“健康盐亭2030”,按以下三个阶段进行:

强力推进阶段(20172020年)。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康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健康服务新业态基本形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攻坚克难阶段(20212025年)。主要目标是基本形成全民健康制度体系,健康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健康保障基本完善,全民健康素养持续提高,健康环境得到改善,健康产业大力发展,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位于全县前列。

全面实现阶段(20262030年)。主要目标是全民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发展更加协调,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健康环境显著改善,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人人享有高质量、均等化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主要健康指标

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以上。

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有利于健康的地方性政策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健康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

——健康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初步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和控制重大疾病危害。

——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健康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

——健康产业全面发展。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完整的健康产业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健康产业公司,使健康产业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民身体素质明显增强,生命质量不断提高,人均健康预期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达到77.35岁、78.2岁、79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第三节 主要策略

推进健康盐亭建设,站在大健康、大卫生的高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围绕危害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为居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一、生物危害防控策略

推进优生优育,持续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纳入各级党委、政府民生工程,最大程度地减少遗传疾病和出生缺陷发生。加强传染病防控,遏制艾滋病等新发传染病蔓延传播,逐步控制传统传染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加强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技术应用监管,避免人工生物危害发生,严格防范生物实验对健康的风险。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生物学特性实施不同医疗保健措施,特别做好妇女儿童保健,推进健康养老发展。

二、环境危害治理策略

加强自然环境源头保护,推动生态城镇、健康城镇建设,把健康要素、公共卫生设施纳入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建设向国家健康城市标准发展。强化生产微环境治理,在去产能、减排放的同时加强生产环境监测和执法,保护劳动者健康。推进健康社区建设,改善居民居家环境,营造追求低碳生活、恪守健康道德的生活微环境。

三、健康服务创新策略

建立以生命周期为主线,医防一体、防治结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学科学推广使用,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形式的“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推动健康服务进入家庭、融入生活。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鼓励社会办医,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推行“绿色医疗”,控制医源性损害和医源性疾病发生,把中医思想和中医技术融入医疗服务全过程,推动医疗服务向绿色、环保、无害和人性化方向发展。

四、健康文明推进策略

把健康文明融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崇尚道德健康,引导居民把提高群众健康素养水平、采取健康行为作为修身养性重要内容,树立科学健康观,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全方位增进人群健康。倡导健康积极的行为生活方式,普及营养知识,保障中小学生营养食品,开展控烟、限酒、禁毒、防艾,减少健康危害,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围绕健康盐亭建设的主要策略,开展13项健康行动:

(一)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县乡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全面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大力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推广活动,推进健康促进乡镇(街道)、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家庭建设,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促进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

(二)全民身体素质提升行动。加强全民健身公共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健康养生活动,加强体育卫生融合,增强人民体质。

(三)食在盐亭健康促进行动。针对盐亭人饮食习惯,引导合理膳食,加强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打造品牌餐饮,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

(四)基本医疗卫生均等化行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范围,实现常住人口全覆盖,不断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重大疾病科学防治行动。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控制策略,重点加强艾滋病、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等疾病防治。

(六)中医药传承创新普及行动。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保护、传承、发展、普及中医、医药,建成中医药发展强县。

(七)贫困人群健康帮扶行动。深入实施健康扶贫“五大行动”,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提高贫困人群健康水平。

(八)全民健康保障完善行动。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水平,加强药品监管,健全药械供应保障体系。

(九)绿色健康环境建设行动。推进绿色发展,打好大气、 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实施工业污染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度,倡导生态绿色、环境友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职业健康环境营造行动。强化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工作,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强化全民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十一)健康城乡建设推进行动。深入推进卫生城镇创建,带动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将健康政策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全过程,建成一批健康城市、健康村镇示范点,促进城乡建设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

(十二)健康产业创新发展行动。以发展医药、医疗器械、医学新材料、“互联网+健康医疗”、保健、体育等产业为重点,推动健康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将我县打造成全县重要的健康服务业基地、中医药产业基地、体育产业发展基地。

(十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行动。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协同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督体制等综合改革,加快建立更加成熟定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第二章 推进全民预防保健

第一节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建设,县疾控中心在保持保持二级甲等的同时,争创三级乙等疾控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二甲标准。加强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建设。建立健全以县精神病医院为主体,县人民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基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补充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充实人员力量,提高服务能力,因地制宜推动村(社区)干部承担健康教育职责。不断完善以县级急救中心为龙头,其它医疗机构院前急救网络为主体的急救网络。(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第二节 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建立健全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为龙头,医疗机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基础,学校、机关、社区、企事业单位健康教育职能部门为延伸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加快推进各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充实人员力量,提升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民营养行动计划、“三减三健”(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等专项行动。大力开展健康素养宣传推广、启动健康促进乡镇健康促进场所和健康家庭建设活动。建立健康知识和技能核心信息发布制度,健全覆盖全县的健康素养和生活方式监测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作用,强化健康科学知识宣传,积极建设和规范各类广播电视等健康栏目,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拓展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2030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全覆盖。(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人社局、县教体局)

二、强化个人健康责任

提高健康教育服务能力,强化个人健康责任,从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养良好健康行为。引导形成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影响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开展面向个人健康行为的监测与评估,培育人人参与、人人建设、人人共享的健康新生态。(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教体局)

三、抓好学校健康教育

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大中小学校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城乡各类学校均开设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到100%,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大力加强无烟学校建设,减少烟草对青少年的危害。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性健康及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加强健康行为养成教育,重点做好心理健康、控制吸烟、环境保护、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意外伤害等健康教育工作。(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人社局)

第三节 强化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统筹推进各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中心建设。全面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签约服务基本全覆盖。精准研判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实施国家、省和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实施有效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使城乡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作用,不断丰富和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减少因人口流动而产生的健康风险。(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人社局)

第四节 加强重点疾病防控

加强传染病地方防控。继续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持续维持在 95%以上,维持无脊灰状态,探索建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保险机制。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增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能力,进一步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健全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长效机制。加强艾滋病防控、发现与治疗,将疫情保持在低流行水平,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进一步完善结核病防治综合服务模式,加强耐多药肺结核病筛查和监测,规范肺结核病诊疗管理,全县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继续坚持血吸虫病、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综合治理策略,全县麻风病流行达到消除标准,基本控制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继续巩固全县消除疟疾、碘缺乏病和大骨节病成果,保持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

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加强国家、省、市、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提升综合防控水平。整合并逐步扩展现有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建立适合我县县情的监测系统。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筛查与干预,逐步推动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等重点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基本实现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推广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加强学生近视、肥胖等常见病防治。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我县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下降3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比2015年提高15%。加强口腔卫生,12岁儿童患龋率控制在25%以内。(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医疗保障局)

第五节 提高妇幼健康与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一、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建设,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设置儿科,原则上县医院应设置新生儿科。全面推进、落实儿童健康促进行动。县级保健院建成全省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完善基层医疗保健机构产儿科设备配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加大妇幼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确保全面履行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能。(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

二、实施母婴安全计划

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再生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保障力度,全面实施住院分娩补助,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

防治免费服务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遗传疾病和出生缺陷发生,对出生缺陷患儿建立专案,提供及时的诊治、转诊、康复、随访服务,提高生存质量。(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三、实施健康儿童计划

大力推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儿童早期发展促进工作,加强早产儿的干预治疗。加强儿童性教育,加强儿童的性防范意识和性保护意识。加大儿童重点疾病防治力度,规范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将儿童出生缺陷疾病诊断治疗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加强确诊病例的治疗和干预,提高确诊病例治疗率,减少新生儿疾病发生。规范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儿童听力保健、口腔保健及心理保健等服务,开展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加强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预防工作。开展06岁残疾儿童筛查工作,实现残疾儿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妇联、县财政局)

四、实施健康妇女计划

推行妇女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新策略。加强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老年期保健等妇女保健亚专科建设。加大妇女常见病防治力度,提高妇女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加强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防控工作,大力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在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等服务环节,为接受孕产期医疗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免费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服务,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达99%以上,孕期检测率达95%以上,孕早期检测比例达80%以上,降低重大传染疾病对妇女健康的危害。(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妇联、县财政局)

五、加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

推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转型升级,突出其保障生殖健康、促进优生优育的服务属性,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政策。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全面落实免费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提高免费基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开展生殖健康促进,为流动人口、青少年、未婚育龄和更年期人群提供生殖健康公共服务。推进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做好免费避孕药具发放,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发生。(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六、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增强计划生育家庭抚幼养老功能,落实计划生育奖励、奖扶和特别扶助制度,妥善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医疗救助等方面问题。继续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打击“两非”行为,到2030年全县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

第三章  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一节 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构建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统筹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整合推进医疗资源共享。加强县级急救中心、卒中中心、肿瘤中心和区域医疗分中心建设,推进完善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分布。医疗卫生设施的布局面向全体居民,建立起功能齐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公平、便捷、经济、有效的服务。县城构建“县—社区”,农村完善“乡镇—村(社区)”两级医疗网的建设,同时完善全县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建设。可采用名医定期下乡服务、大型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分支机构等创新方式方法,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惠及城乡。科学规划设置儿童、精神、妇产、肿瘤、传染病、职业病等专科医院,重点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临终关怀等接续性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县办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二级医院。(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建局、县财政局)

第二节 创新医疗服务供给模式

建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重大疾病防治机制,实现医防结合。建立不同层级、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功能明确、责权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拓展签约服务内涵,全面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引导大型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重点发展急危重症、疑难病症治疗。完善医疗联合体,重点推进医共体、专科联盟、医疗协作网建设,提高服务体系整体绩效。(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

第三节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临床服务与科学研究密切结合,紧密跟踪国际国内最新医学技术发展,推动以转化医学、精准医学和整合医学为代表的新医学技术应用。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全县信息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平台,实现全行业全方位精准、实时医疗质量监督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程度,再住院率、抗菌药物使用率等主要医疗质量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增强患者就医获得感,提升医疗服务满意度。充分发挥居民健康卡在规范服务行为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合理用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基本实现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

第四节 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

一、发展中医药治未病与养生保健服务

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和主导作用,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以县中医医院为主体,健全中医治未病体系。加强三级中医院治未病专业能力建设,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和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设置或明确治未病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中医药治未病服务。建立以治未病为主线的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以慢性病管理为重点,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调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中医药预防保健特色服务,中医药参与孕产妇、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管理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制定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类规范及标准,指导健康体检机构规范开展中医健康管理业务。鼓励中医医院、中医医师为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提供保健咨询、调理、药膳和食疗等技术支持。挖掘具有特色的中医健康大讲堂,普及推广武术、太极等具有养生保健效果的传统锻炼项目。重点支持国家、省级老年病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县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示范建设项目,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康养协作机制。实施中医药文化科普项目,加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扩大产业链,开发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康养保健、研学科普、度假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中医药文化旅游产品。(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保障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全力支持县中医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中医医院异地扩建项目,力争达到三级中医医院等级。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中医馆、中医科等中医综合服务区,推广适宜技术,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10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或适宜技术。建立层级分明、专业齐全、优势互补、中西协作的中医重点专科集群。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建设区域性中医医疗服务中心,建好中医医疗联合体,健全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和协作机制,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提高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中医诊疗服务能力,以及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诊疗服务能力与研究能力。完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工作机制,开展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工作。大力发展中医非药物疗法,使其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在治未病中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信局、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财政局)

第四章 发展康复及健康养老服务

第一节 健全康复和医养结合体系

建立由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康复服务体系,建立康复医学科与临床相关科室协调配合和上下级医疗机构间双向转诊机制,加强机制建设、执业行为和人才培养规范。以三级综合医院为龙头,以康复专科医院和其他综合医疗机构为重点,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基础,为急性期及疑难重症患者提供急性期康复治疗,为疾病稳定期患者提供专业、综合的常规康复治疗,为疾病恢复期患者及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康复服务,不断强化康复预防能力。

探索以家庭为平台的居家服务、以社区为平台的社区服务和以专门机构为平台的机构服务模式,构建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提供形式灵活、服务机构之间职责明确、服务对象分明、服务功能紧密衔接的医养结合体系。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供健康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设医疗服务机构,提高养老机构基本医疗服务能力。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开展医养结合业务。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组建医疗养老联合体,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服务需求。加强对社会养生保健服务行业的行业监管力度,提高养生保健社会机构的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加强岗前培训。支持社会养生保健服务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

第二节 促进健康老龄化

营造老年人健康生活环境,创造老年人发挥个人知识、技能、经验等作用的条件,在服务社会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建立完善覆盖城乡的“预防、养生、医疗、养老”深度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坚持养老与养生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住院、康复、护理、生活照料、舒缓医疗及临终关怀等一体化健康与养老服务。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家庭提供长期、主动、连续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推进老年医学发展,加强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开发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

第三节 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开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残疾预防,实施主要致残因素预防工程和重点人群康复工程,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完善残疾人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制度。以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为重点,实施精准康复,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建立残疾儿童救助制度,实施脑瘫、听力、智力、孤独症残疾儿童救助,重点实施好贫困家庭06岁残疾儿童救助专项扶贫项目。继续开展防盲治盲和防聋治聋工作。将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将残疾人健康康复管理和社区康复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项目。到2020年,实现家庭医生与残疾人服务签约率达到80%,确保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加强辅助器具推广和适配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基本型康复辅具配置给予补贴,使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达80%以上。(牵头单位:县残联,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

第五章 完善全民健康保障

第一节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健全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逐步建立全县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调整机制,实现基金中长期精算平衡。完善医保缴费参保政策,均衡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合理确定政府与个人分担比例,逐步建立居民个人缴费与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挂钩机制,探索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参保政策。完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开展门诊统筹。进一步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体制,完善城乡大病保险制度,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有效衔接。健全基本医保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立长效稳定机制。到2030年,全民医保体系成熟定型。(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

第二节 完善医保管理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跨省、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建立基本医保精算管理,实现医保基金可持续平衡。全面建立并严格落实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协商谈判和风险分担机制,形成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下的复合式付费方式,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s)、按服务绩效付费,引导医疗机构主动保证质量、控制成本、节约费用、提高效率。建立药品、医疗器械、诊疗项目基本医保准入和退出第三方评估机制。全面实现医保智能监控。逐步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医保经办。到 2030 年,全民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完善高效。(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

第三节 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落实税收等优惠政策,完善商业保险机构承办城乡大病保险政策和机制,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医保经办服务。鼓励企业、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保之外的需求。促进商业保险公司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发展健康管理等新型组织。鼓励商业保险机构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到 2030 年,建立现代商业健康保险服务业,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显著提高。(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

第四节 提高贫困和低收入人群健康保障水平

积极开展健康扶贫,认真实施“五大行动”。开展“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实施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开展多种专项免费医疗服务。从 2016 年起至 2020 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基金和专项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倾斜支付经费进行报销,实现报销比例 100%;从 2017 年起至 2020 年,通过各级财政资(补)助,由财政部门按统筹地区制定的最低缴费档次全额代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实现参保率 100%。通过医疗费用减免、医疗救助、慈善捐助、医药爱心扶贫基金帮助等综合措施,实现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诊疗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 10%以内。到 2030 年,进一步完善贫困和低收入人群医疗救助机制,不断提高健康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红十字会、县残联)

第五节 健全药械供应保障体系

落实国家药物政策。推进药品、医疗分开,实行药品购销“两票制”。严格执行全省统一的“一个平台、一套机制”药品采购模式,100%的医疗机构网上采购药品、高值医用耗材和医用试剂,药械集中采购考核积分达 90 分以上,100%的公立医院医用设备进行网上备案及价格查询管理。切实加强短缺药品动态监测,实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降低药品采购价格,确保基本药物临床需求。(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第六章 普及健康生活

第一节 加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 15 分钟健身圈,到 2030 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平方米。积极利用社会资金,结合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和新农村规划与建设,加强体育公园、健身步道等场地设施建设。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开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鼓励民营体育场馆对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学生开放体育设施,并在保证校园安全前提下,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公众开放体育设施。

推动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视发挥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和健身骨干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引导、服务、促进其健康发展。鼓励体育协会、俱乐部等社会机构与学校签订培养计划,为青少年体育训练、健身活动等提供服务。继续组织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指导服务作用,到 2030 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人数达到 1000人以上。(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人社局、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县财政局)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深入落实《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全面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进一步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制定实施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计划。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及其他特殊人群提供健身服务,使其享受更多社会关爱和体育发展成果。继续办好广场体育、假日体育等具有盐亭特色的传统全民健身活动。举办各级各类运动会,推动各地、各行业、各人群体育健身常态化。到 2030 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 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 3 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 93%以上,优良率达到 30%以上。(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三、加强体卫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借助多方资源,组建多学科融合的科学健身知识服务专家团队,将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常态化运作,为更多群众提供专业、科学的健身指导服务。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和慢性病预防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以此为依托,深入开展体质测试工作,推动“体医结合”的健康管理服务新模式。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第二节 推进全民营养计划

加强全民膳食营养和健康知识普及,发布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实现人群合理膳食指导全覆盖。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开展营养方面的健康教育,减少超重、肥胖等营养问题对健康造成的损害。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摄入过多等问题。到 2030 年,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县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 20%,居民超重、肥胖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教体局、县财政局)

第三节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在全县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设置心理门诊。在学校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困难精神疾病患者的负担,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强化患者的管理与服务。到2030年,重精患者发现率达到4.6‰,管理率达到90%,服药率达到65%以上。

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切实开展心理健康行动,提升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素养。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一支心理卫生工作队伍,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等心理健康服务。强化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和特殊职业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重点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和救治救助管理。全面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和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和水平。2030 年,全县四级精防网络无空白区,每10万人口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数不少于 3.5 人;抑郁症、焦虑症、老年痴呆、儿童孤独症等疾病的治疗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70%;综治、卫生计生、公安、民政、残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共享率达 100%。(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残联)

第四节 强化控烟限酒

全面推进控烟履约,加大控烟力度,运用法律等综合手段提高控烟成效。广泛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创新控烟宣传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公众对烟草危害的正确认识,营造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及全社会共同参与控烟工作的浓厚氛围。推进公共场所禁烟工作,强化公共场所控烟监督执法,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开展无烟社区、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家庭等无烟环境创建,建立支持性健康环境。到 2030 年,逐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15 岁以上人群吸烟率降至 20%以下。加强限酒健康教育,适量饮酒、避免酗酒。加强烟酒生产与销售监管,开展烟草流行和有害使用酒精监测,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牵头单位:县文明办,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公安局、县教体局、县人社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团县委)

第五节 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毒品危害

进一步强化娱乐服务场所日常监管,对娱乐场所实行等级化管理,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有效遏制淫秽色情、卖淫嫖娼等社会现象。公共场所应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加强网上巡查监管,有效封堵删除网络色情等有害信息。对涉黄等突出治安问题的场所开展重点整治,加大检查频度和执法力度,落实日常监管措施,预防和减少涉黄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严厉打击制毒贩毒,落实“三级破案”和“重嫌必检、入所必查”机制,继续加大毒品问题突出地区的整治力度。完善县、乡、村(居)委三级组织工作架构,全力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全面落实登记、戒治、康复、帮教等措施,做好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和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无缝衔接和涉毒人员及其家庭的帮扶救助。强化吸毒人员管理,建立畅通、高效的信息报送反馈机制,切实提高对吸毒活动的发现和管控能力。加大对新型毒品危害的宣传力度,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和了解,认清危害。加大对场所业主和从业人员的禁毒教育培训、巡查责任,积极探索禁毒情报工作新模式。健全完善易制毒化学品监管机制,切实管好重点制毒前体和原料,严格落实生产、运输、销售环节管理,加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管理,严防流入非法渠道。(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教体局、团县委、县妇联)

第七章 建设健康环境

第一节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一、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完善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和长效机制。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全面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到 2030 年,努力把我县农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干净整洁、适合居民生活养老的美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证率,全面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

加快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力争到 2030 年,全县农村居民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无害化建设改造。实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病媒生物综合预防控制策略。深入推进国家省级卫生城镇创建,力争到 2030 年,盐亭县争创国家卫生健康县城;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达15%,省级卫生乡镇覆盖率达80%。(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

二、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

把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作为推进健康盐亭建设的重要抓手,保障与健康相关的公共设施用地需求,完善相关公共设施体系、布局和标准,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针对当地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制定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方案。试点开展健康社区、健康村镇、健康单位、健康家庭、健康学校等创建活动,提高社会参与度。探索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监测与评价工作。到 2030 年,力争建成健康县城建成一批健康村镇示范点。(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人社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教体局)

第二节 营造健康的公共安全环境

一、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加强安全生产,构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降低生产安全事故发生频次和危害,强化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县政府安委会成员单位)

二、推进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

开展职业病危害基本情况普查,建立完善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报告和管理信息系统,遏制尘肺病和职业中毒高发势头。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职业病危害高风险用人单位实施重点监管,引导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推广应用新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与职业病报告制度,开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促进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及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加强放射诊疗辐射防护。(牵头单位:县应急管理局,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卫健局)

三、促进道路交通安全

强化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逐年按计划完成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任务,排查治理好公路安全隐患。严格道路交通执法,高压严管路面动态安全隐患。严格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强化源头监管,严格落实运输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双超”治理工作,提升客货运输车辆运行安全性。坚持“县级政府负总责、乡(镇)政府主责主抓”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等媒体、媒介,扩大覆盖面,大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切实提高机动车驾驶人和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交通事故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至 2030 年,力争实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 40%。(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

四、预防和减少伤害

加强社会面安全防范控制,开展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的专门性安全防范宣传,在幼儿园、学校及老旧社区等未成年人、老年人主要聚集地区增设防范措施。加强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扬言报复社会人员的排查管控工作,严防发生针对婴幼儿、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极端案事件。严厉打击街面违法犯罪,努力遏制针对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街面抢劫、抢夺和街面诈骗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拐卖贩卖儿童突出犯罪行为,有效组织社会力量快速查找失踪儿童。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深化行刑衔接,严厉打击社会面制假售假、假冒伪劣犯罪。(牵头单位:县公安局,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总工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五、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到 2030 年,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加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为早期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提供可靠保障。建立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提升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到 2030 年,建立起覆盖全县较为完善的紧急医学救援网络,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达到全县先进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切实做好灾后心理辅导工作,预防灾后身心二次伤害。到 2030 年,力争将道路交通事故死伤比基本降低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消防大队、县公安局、县政府应急办、县交通运输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

第三节 治理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

一、实施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工程

对重点行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加大城市区域现有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微小企业“关、停、并、转”实施力度。完善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分,强化禁燃区管理工作,县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污染燃料。实施(10-20)蒸吨/时燃煤锅炉煤改气、煤改电工程,20蒸吨/时以上的燃煤锅炉配套建设脱硫除尘设施,新老锅炉严格执行排放限值要求。开展全县挥发性有机物(VOCs)行业全口径调查工作,建立全县 VOCs 排放重点企业名录。推动重点工业企业VOCs 治理工作,加强 VOCs 监测能力建设,实施在石化、印刷、涂装等行业 VOCs 总量控制管理工作。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 VOCs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涂料。(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二、实施抑制城市扬尘污染工程

全面推进绿色施工,严格落实城市建设工地全封闭围挡、地面硬化、洒水冲洗等降尘措施,推进渣土运输车辆密闭运输。依托“盐亭县建筑工地视频监控中心”,提升建成区扬尘污染防治信息化水平。加强砂石堆场、商砼站扬尘综合治理,各地大型建渣、料堆、煤堆、炉渣落实封闭储存或防风抑尘措施。县城、工业园区主干道定期洒水,推进道路机械化洗尘保洁,实施裸土覆盖绿化工程、交通干道水泥改沥青路面改造工程。对餐饮经营、烧烤等重点单位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装置,划定城区禁止露天烧烤范围。(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

三、实施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工程

推广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缓解交通拥堵,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提高公交出行率到 30%。城市公交、出租车全面使用清洁能源。探索建立在用机动车检测/维修(I/M)制度,完善机动车环保检验联网监管平台,全县机动车环保检验率达到 80%2017 年底前,基本淘汰全县“黄标车”。执行国家阶段性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供应符合国家阶段性标准的车用汽油、柴油,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测。利用移动检测设备对机动车集中停放地实施尾气抽检。(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四、打好秸秆禁烧持久战

按照“属地管理、源头控制、标本兼治、疏堵并举”的原则,完善县、乡、村、户四级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激励、巡查、暗访、曝光机制,实现秸秆禁烧全覆盖。对城市周边、公路沿线等敏感部位进行重点布控。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禁烧舆论环境。积极引进生物质发电、有机肥生产示范项目,培育和壮大一批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利用的秸秆加工企业,大力推进乡镇秸秆收储点(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以政府推动、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使秸秆规模化利用产业初步形成。(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五、实施不达标水体整治工程

加快梓江河、弥江河、湍江河、雍江河、榉溪河小流域综合整治,加快沿河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对沿河居民集中安置点(小区)建设截污管道或简易污水处理设施。沿岸工业企业、屠宰场、农家乐等排污单位遵循“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积极推动流域水环境生态功能修复,提高流域自净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美化周边环境。加快推进城区黑臭水体治理,制定整治计划倒排时间表,从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湿地净化等方面科学施策,确保标本兼治。(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

六、实施良好水体保护工程

优先保护梓江、弥江等现状水质达到或优于 III 类的江河,以控制单元为基础实施水环境质量分区管理。定期公开发布各控制单元水环境质量、水生态健康状况。加强江河湖库及水电站水量调度管理,合理安排下泄水量和泄流时段,维持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重点保障枯水期生态基流。(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利局)

七、实施饮用水环境安全保护工程

对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进行保护区划定和规范化建设,设置标志标牌和隔离防护网,一级保护区实行全封闭管理。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清理各保护区内违法设施和排污口,强化有毒有害物质管控。严格执行水源地巡视制度,完善水源地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强县城、重点乡镇自来水厂、供水管网和供水净化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城镇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实行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估公布制度。以“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调查和保护区划分工作,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信息公开。(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水利局)

八、实施土壤污染综合整治与修复行动

全面排查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整治尾矿、煤矸石、冶炼渣以及脱硫、脱硝、除尘产生固体废物的堆存场所,清理整顿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等再生利用活动。(牵头单位:县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工信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

九、实施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工程

全面推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2018 年底前全县所有乡镇全面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并实现稳定运行。实施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或扩容,做好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脱磷提标升级改造,2017 年底前完成总磷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安装。按规划环评要求应建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园区和集聚区全面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收集管网,配套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并规范运行管理。实施“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实现园区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企业废水预处理达到接收标准后送集中处理设施处理。

开展全县各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掌握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分布及环境风险情况;开展非正规垃圾场治理和积极推进。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项目。

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60%乡镇实施一处村庄连片整治示范点。(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

第四节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一、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积极推动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健全地方标准,制定和修订《盐亭县〈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的标准界定》《盐亭县食品药品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法》等监管工作制度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形成与国家体系相配套的、与我县情况相适宜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科学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健全信息报告系统。加大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重点企业和学校推行食品安全保险制度。健全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加快实施油、肉、酒、奶等重点食品品种的追溯体系建设。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深入开展科普宣教活动,健全投诉举报奖励机制,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科学素养、参与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县级食品安全示范乡镇等创建活动。健全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监管格局,建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到 2030 年,全县食品检验量不低于 4 /千人年,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稳步提升。(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总工会)

二、加强药品安全监管

积极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沟通交流,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健全药品标准管理机制,加快实施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计划,全力推进中药饮片标准化管理和中药(材)标准化进程。全面加强药品监管,严格实施跟踪检查,推进药品追溯体系建成运行,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全环节完整追溯和监管链条。不断提升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保障和监管水平。(牵头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

第八章 发展健康产业

第一节 完善多元办医格局

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制定完善加快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拓展社会办医发展空间,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走向专业化、高端化、规模化,重点发展专科医院和高端医疗,与公立医院实现错位发展、差异服务;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转型升级,提高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医院管理水平;鼓励有资质人员依法开办各类诊所、门诊部。支持多种模式发展社会办医,通过民办公助、公建民营、合资合作等方式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鼓励探索举办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所办医疗机构等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服务机制,或共同构建区域医疗联合体。(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人社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

第二节 加快药品及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完善以企业为主导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需求引导医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支持由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平台,支持设立创新药物开发联盟。推动我县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到 2030 年,实现我县医药产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一二三产业。引领医药产业国际化发展,积极推进更多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企业来盐投资,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把握产业技术进步方向,瞄准县域重大需求,大力发展优质中药、化学药新品种、生物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快各领域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产品、技术、质量升级。中药领域重点推动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做长做强中药材大品种健康产业链。生物药领域重点发展血液制品、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药物和基因工程药物。化学药领域重点加强重大疾病新药研发,加快新专利到期药物的仿制药、临床短缺药物开发,推动高端制剂发展。开展医用同位素及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研究。医疗器械领域重点发展医学影像设备、体外诊断产品、生物医药材料制品和植入器械、移动医疗产品、远程诊断设备等。(牵头单位: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局)

第三节 推进绿色食品、品牌餐饮产业发展

稳步扩大总量规模,大力引导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外向型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积极指导县级以上农民示范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鼓励引导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主体发展绿色食品,不断优化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主体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规划区为重点,着力创建一批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油料、水果、茶叶等)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形成原料基地与加工企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强化市场营销服务,支持专业营销和电商平台建设,多渠道拓展市场,扩大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促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形成。坚持绿色食品精品定位,严格许可审查,加强证后监管,强化淘汰退出机制,确保产品质量和规范用标,不断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公信力和美誉度。

引导健康消费,发展品牌餐饮。引导和促进餐饮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促进餐饮业行业标准推广实施。加强餐饮企业行业自律,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采购健康合格食材,规范制作流程,不滥用食品添加剂。积极开展以卫生设施为重点的硬件改造提升工作,加快健康餐饮产业升级,发挥餐饮行业协会引导服务作用,强化部门监管,打造健康放心品牌餐饮企业。(牵头单位: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第四节 促进“互联网+健康医疗”产业发展

将“互联网+健康医疗”产业作为新兴先导型产业,积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机器学习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互联网健康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鼓励和引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企业、移动医疗服务商、医疗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商、药物流通企业、保险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互联网健康服务行业。开展健康预测性分析、虚拟健康管理、人工智能辅助等领域技术能力研究,提高移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智能健康产品等应用水平,推动互联网健康服务产业升级。推动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发展、开放共享和安全体系建设,维护个人数据隐私和重要数据资源安全。大力实施互联网健康重大工程,培育互联网健康生态体系,形成优势互补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打造互联网健康服务完整产业链。(牵头单位: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第五节 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

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协调推进盐亭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建立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政府保障群众基本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体育消费需求的体育产业新格局。积极参与体育产业经济带建设,做大做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体育类企业和赛事,逐步形成以大众健身、竞技表演、体育旅游、户外运动、体育休闲(乡村露营)娱乐、体育用品销售等为特色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体育服务业体系。

积极构建“城乡合理分配”的总体布局,按照“突出优势、整合资源、整体布局”的思路,依托县级体育中心,构建盐亭城区体育产业发展,积极举办或承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牵头单位:县教体局,责任单位: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第六节 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

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健康管理,通过居民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和健康状况监测,开展健康咨询、行为干预、生活指导等服务。鼓励举办健康管理咨询和体检机构,开展个性化健康服务。开展全民健康管理服务,实施全民健康干预新机制,落实属地化健康管理服务职责。引导发展专业的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中心和血液透析中心等。支持专业体检中心扩展其服务功能和范围,把健康体检延伸至健康管理,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专业健康管理机构合作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支持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链条式健康管理服务。(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发展和改革局)

第九章 推进健康人力资源建设与科技创新

第一节 强化健康人力资源建设

一、加强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建设

以全科医生为骨干,以提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公共卫生的政府职责,按照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需要,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核定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编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开发卫生计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重点加强全科、儿科、产科、精神科、病理、护理、助产、康复、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加强高层次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卫生计生领军人才开发工程,加大对优秀青年卫生计生人才的支持,统筹推进其他各类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优质卫生计生人力资源倍增。强化面向全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完善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培养培训制度,建立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卫生管理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加大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等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到2030 年,实现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3 人、注册护士数 3.9 人。(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财政局)

二、创新人才使用评价激励机制

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用人自主权,医疗卫生机构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在核定编制和岗位总量内,可以参加统一组织的公开招聘,也可允许其自主确定招聘条件、时间和考试考核方式。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在履行好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到科技型企业兼职并按规定取得报酬或奖励。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符合岗位特点的管理人员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加大卫生计生管理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力度,形成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不将论文、外语、科研等作为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的硬性要求。在核定的绩效工总额范围内,自主制定分配办法,自主进行内部分配,落实基

层医务人员工资政策。创新医务人员使用、流动与服务提供模式,积极探索医师自由执业、医师个体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或组建医生集团,鼓励先行先试创建“人才特区”。健全符合岗位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卫健局、县财政局)

三、医教协同推进人才培养

深化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加快构建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配套改革医学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加快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全科医学教育,推动基础与临床的融合,深化院校医学教育改革。落实并加快完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形成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推进“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积极发展以现代信息系统为主要载体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逐步推行毕业实习前与毕业后分阶段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初步建立起分阶段质量评价体系,强化医学教育质量评估。(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卫健局、县财政局)

四、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以临床医学人才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儿科、产科等各类紧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医学人才培养供需平衡机制。通过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等途径,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切实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分类推进中医药教育改革,探索开展中医药长学制教育,促进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加强薄弱地区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能力建设,促进区域医学教育协调发展。(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财政局)

五、加强高层次和急需人才培养

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改革完善有关政策,提高医疗卫生行业职业吸引力,吸引优秀人才学习和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建立健全符合医卫行业特点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职称晋升办法,拓宽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空间。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完善岗位设置,实行全员聘用。(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委编办、县卫健局、县财政局)

第二节 推动健康科技创新

一、构建健康科技创新体系

加强医药领域原始创新。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和健康保障,跟踪生命科学和健康科技前沿,围绕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突破,支持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开展医药领域科学研究,形成一批具有省内外领先的原创性成果。

加强县级临床医学研究和医学重点学科等平台建设。统筹和整合我县临床医疗机构,加强全县临床医学和科研数据、影像大数据平台建设,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协同创新格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医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主体。鼓励企业参与制定完善科研基地、生物安全、技术评估、医学研究标准与规范、知识产权等保障机制,实现医院、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高效协同。(牵头单位:县工信局,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卫健局、县发展和改革局)

二、推进科技创新进步

加强现代中药科技创新。支持以盐亭产道地药材为主要原料的创新中药研发,加强现代中药研发相关领域的二次开发、技术升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强化质量标准研究,建立中药标准体系;开展按照全产业链整合式开发模式培育的中药材和中药大品种深入研究和二次开发;开展创新中药和大健康相关产品研究,形成以我县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托的中药产业链系列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关键技术和标志性成果。

加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开展药物新靶点研究和药物研制,发展新药设计与发现研究核心技术。加强药物产业化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基础研究能力建设。

加强医疗器械科技创新。开展新型智能化的高性能诊疗设备技术研发,鼓励体外诊断试剂及相关仪器设备研发。鼓励开展“互联网+医疗”设备技术创新。

加强大健康服务创新。科学研判疾病谱变化、医疗技术进步和健康需求发展趋势,紧密围绕健康需求和旅游康养、养老康养等新业态发展,加强大健康产品和服务技术基础研究,强化大健康产品和服务技术循证研究和安全性研究,探索并建立“临床一科研一企业融合”“三产融合”等成果转化应用模式。(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卫健局、县发展和改革局)

第三节 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与实践

以疾病防治为导向,形成针对健康人群的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健康管理,针对重大疾病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早期筛查、分类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和安全性预测监控等精准预防诊治方案和临床决策系统,建设我县人群典型疾病精准医疗临床方案的研发、示范、应用和推广体系,为显著提升人口健康水平、减少无效和过度医疗、遏制医疗费用支出快速增长提供支撑,使精准医学成为经济和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建设精准医学队伍,普及精准医学理念,鼓励精准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结合,加快实现精准医学新模式。开展基于精准

健康体检、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通过相关基因临床信息等大数据搜集和分析,发现更多的疾病预防与诊治工具,指导精准医疗实践。(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信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第十章 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党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健康盐亭建设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健康盐亭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主要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

完善健康盐亭建设推进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健康盐亭建设全局性工作,审议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加强战略谋划,指导部门和各地开展工作。卫健、发改、财政、人社、教体、工信、商务、公安、民政、生态环境、规建、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单位)根据职能,落实健康盐亭建设责任。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其他社会组织作用,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共同推进健康盐亭建设。

第二节 完善健康政策

实施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加强各部门各行业在健康领域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健全监督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研究建立健康公益诉讼制度。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协同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等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均等的公共卫生制度、高效的医疗供给制度、公平的全民医保制度、规范的药品保障制度、科学的行业监管制度。理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政府的关系,落实政府办医职责,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医药卫生管理事权,实施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从举办管理医疗机构向全面监督管理转变,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监督管理职责。

第三节 加强健康法治建设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健康法律法规,重点加强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健康环境、体育健身等领域的建章立制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政府在健康领域的监管职责。推进综合监管,加强执法监督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行业自律,鼓励并发挥社会力量在监管中的作用,促进公平竞争。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放权的协同性、联动性。优化政务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协调的监管体系。完善行政决策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信息公开制度,落实信息公开责任。落实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全面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

第四节 加强行风建设

认真落实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促进廉洁自律。进一步健全行风建设制度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廉洁风险评估防范机制和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认真落实医德考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约束和激励作用。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监管力度,强化对医疗机构动态监管。制定完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开展医疗质量年度分析通报和公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第五节 加快健康信息化建设

加快人口健康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乡两级平台信息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持续完善价格和医保报销政策,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智能化的健康信息服务。实施健康盐亭云服务计划,持续推进“健康盐亭”等便民服务云平台建设。全面建立远程医疗应用体系。推进健康信息化、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六大业务系统拓展运用,建立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和安全保护机制。

加快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加强县级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数据开放、指标口径、分类目录、交换接口等规范和框架。加强县级医疗大数据安全管控,强化健康医疗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保护。建立县级健康医疗数据共享机制,搭建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精准汇聚、集中存储、统一管理。持续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在行业治理、临床和科研、公共卫生、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应用。

第六节 完善健康筹资机制

充分调动社会组织、企业等积极性,形成多元筹资格局。健全政府健康投入机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健康投入力度,科学合理界定各级政府投入职责,履行政府保障基本健康服务需求的责任。建立结果导向的健康投入机制,开展健康投入绩效监测和评价。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落实财税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社会和个人捐赠与互助。

第七节 加强交流合作

实施更加主动的“走出去 引进来”战略,丰富载体、夯实内容,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健康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推动我县中医药技术、药物、标准和服务走出去,进一步提升我县中医影响力。以科技城发展为引领,充分利用创新资源,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依托科研学校、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支撑平台,促进人才与技术的综合引进,推动我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临床技术的突破性发展。

第八节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重点宣传推进健康盐亭建设的重大意义、总体战略、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积极推进人口健康文化建设,努力打造 1乡镇 1 特色的人口与健康文化示范点。不断加强正面宣传、舆论监督、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增强群众对健康盐亭建设的普遍认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健康盐亭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九节 实施监测评价

制定实施五年规划等政策文件,细化本规划纲要各项政策措施,明确各阶段实施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建立健全监测评价机制,制定部门分工方案和监测评估方案,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年度监测和评估,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